今日, 《科学》杂志封面报道了来自上海药物所抗疫攻关团队的一项重要研究— —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柳红/许叶春/蒋华良团队联合上??萍即笱а詈L?饶子和团队和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所张磊砢/肖庚富团队通力合作,在抗新型冠状病毒药物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发现一类结构新颖、高效、安全的抗SARS-CoV-2病毒候选药物。Data : PDB ID 6M0K ( SARS-CoV-2 main protease ).
肺癌是我国乃至全世界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恶性肿瘤。在我国,每年肺癌发病人数超过70万,死亡人数超过60万。肺腺癌是非小细胞肺癌的主要病理类型,约占所有肺癌的一半。相比于其它肺癌病理类型,肺腺癌中非吸烟人群的比例明显偏高,发病机制复杂。肺腺癌的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对于改善患者的预后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在此项研究中,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谭敏佳研究员团队联合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国家蛋白质科学中心(北京)贺福初院士团队、汪宜研究员团队,国家癌症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程书钧院士、肖汀研究员团队,上海交通大学李婧教授等团队。
北京时间4月9日下午5点,经国际权威学术刊物Nature邀请投稿,上??萍即笱淖雍?杨海涛团队与上海药物所蒋华良团队等合作者组成的“抗新冠病毒攻关联盟”在该期刊上联合发表了新冠病毒的重要研究成果“Structure of MPRO from COVID-19 virus and discovery of its inhibitors”,率先在国际上成功解析新型冠状病毒关键药物靶点——主蛋白酶(MPRO)的高分辨率三维空间结构,并综合利用三种不同的药物发现策略,找到针对新冠病毒的潜在药物。 截至4月8日,全球累计确诊新冠肺炎约150万人,死亡人数超过8.7万人,已覆盖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新型冠状病毒与严重急性呼吸道综合征冠状病毒(SARS-CoV)和中东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MERS-CoV)具有较近的亲缘关系,因缺乏特效药和疫苗,针对新型冠状病毒的药物靶点科研攻关及新药研发迫在眉睫。
近日,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吴蓓丽研究组、赵强研究组与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孙飞研究组和澳大利亚莫纳什大学Denise Wootten研究组合作,在G蛋白偶联受体( G protein-coupled receptor 。GPCR )结构与功能研究领域取得又一突破性进展:解析了人源胰高血糖素受体( Glucagon receptor , GCGR )分别与激活型G蛋白( Gs )和抑制型G蛋白( Gi )结合的复合物三维结构,这是首次测定一种GPCR与不同类型G蛋白结合的复合物结构。阐明了受体与不同G蛋白的精细结合模式,并揭示了GPCR对G蛋白的选择性机制,为深入认识GPCR的细胞信号转导机理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9月30日上午,新药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以下简称“实验室”)第六届学术委员会第四次会议在上海药物所线举行。学术委员会委员裴钢、林国强、陈凯先、王红阳、张学敏、丁健、蒋华良、岳建民、朱宝泉、李佳、耿美玉和南发俊等12位专家出席了会议,张礼和院士、王广基院士和蒋建东研究员线上参加了会议。实验室课题组长和科研骨干等70余人参加了会议。 学术委员会主任裴钢致辞祝贺实验室在2019年取得的成绩,希望实验室牢记使命和责任,进一步服务国家战略和决策,在目前积极向好的形势下,做出最好的新药。上海药物所所长、实验室主任李佳代表依托单位感谢各位专家拨冗参会给予指导和帮助,并表示药物所将全力支持实验室的发展,积极解决实验室建设与运行中的有关问题。
上海药物所左建平研究员获“上海市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称号
新药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召开第六届学术委员会第四次会议
上海药物所蒋华良院士作“弘扬伟大抗疫精神”专题报告
上海药物所李亚平、张志文等获第十五届中国药学会科学技术一等奖
新药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举办“科技战疫 创新强国”公众开放活动
上海药物所在2019年度市科技系统“安康杯”竞赛中获得多项表彰
1类口服降糖新药HL012MA获准进入临床研究
上海药物所蓝乐夫课题组细菌细胞信号转导研究获新进展
郭跃伟课题组合作发表海洋软珊瑚中特征次生代谢产物Eunicellane型二萜化合物研究进展综述
李佳/贺晓鹏团队在生物活性物质精准识别与靶向治疗研究中取得系列研究进展
抗肿瘤1类新药PY34AC获准进入临床研究